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冠以慈善,首先要自律


岁末年底,民间一些慈善组织纷纷举办晚宴,内容一般有慈善拍卖、捐赠,欣赏艺术表演等。本人也以义务劳作的方式参与了爱德基金会2012圣诞慈善晚会的视觉设计部分,即也为志愿者之一。

该基金会承诺晚宴募集到的善款将用于一名为“丰盛的生命”的乡村医疗项目,包括为偏远乡村建立卫生室、购买药包、培训村医提供资助等举措。我参与此项目的目的多是被此计划所打动,愿意力所能及的去做一些善举。然而在一次活动预协调会上,我发现这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美好。

协调会集合了所有举办者和志愿者,让彼此加以了解,并对志愿者在晚宴上所需担任的职位做了职能分配,比如礼品区、摄影等。在聚会的尾声,多数志愿者均已离去,现场只有寥寥几人,包括此次活动的协调者也是上海爱德之友的联络人Z女士,策划者等几位在一起讨论活动节目册的设计风格与内容。

节目册的内容包含了主办基金会的介绍,募捐项目介绍,活动流程,曲目单,晚宴菜单及慈善拍卖品介绍等,在活动举办时会分发给每一位参与者。

在节目册的第一页上,会刊登赞助此次活动的商业机构标志及捐出收藏品作为拍品的个人的名字。商业部分有为晚宴提供红酒的,有提供珠宝作为拍品的,等等。其中有一家据说是有一定档次的餐厅,那位Z女士得知了此餐厅仅赞助了两张两千元的餐券感到不满,意为只赞助四千元并没有资格将企业标志添加到节目册上。

随后,她接听了那家赞助企业负责人的电话,手机开了免提,谈话内容如下:希望对方宴请所有(逾三十人)志愿者到其餐厅体验(即用餐)一次,对方表示这样算下来大概要开三桌要一万元的赞助费用有点过高,Z女士说宴请这些志愿者来用餐对餐厅也有个积极的推广作用,因为这些志愿者虽在社会担任不同职务,但他们精神上达到一定境界愿为一志愿者,其本人也必然是有一定层次的。最后那位餐厅的负责人说需要向更高一级的负责人申请此赞助变更。

咋一听可能会感觉Z女士是为这次的志愿者谋福利,然而对于赞助企业来讲超出了赞助预算即造成成本超出。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对赞助企业的赞助金额的多少那么看重,而是应该看重他们的爱心,爱心是无价的。打个极端些的比方,如果有一企业愿意赞助晚宴所有需要用到的餐巾纸,也应该在节目册上留下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付出了爱心。至多,在各企业标志排名上可以靠后些,或者直接按照赞助企业名字首字母来排名。

我们身处在商业社会,我也参与过几次商业晚宴、论坛的工作,但对于此类将慈善运行得如此商业化的活动,我不能接受。我不是记者,也无法再深入获得更多的线索和证据,但在经历此亲眼所见的事后,我将不再与此基金会有任何志愿或商业形式的合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