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告诉孩子为了什么去做好事


在论坛看到有位家长发贴,说在宜家用餐时,他的孩子问为什么用餐后要自己将餐盘端到收集点(来自瑞典的家居品牌宜家,要求顾客在其餐厅用餐后如此去做,其称此将节省成本、可降低顾客用餐价格)。

“吃完饭不端掉盘子的人是坏人”,这位网友如是说,他其实本想告诉孩子不端掉的人是素质很差的人。

应该说,他还是考虑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所以将他眼中行为素质高低的人表达成为孩子易懂的好人与坏人。

然而,我们有时还是会无意识的以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问题。孩子问的只是问为什么做这件事,我们可以生动易懂却真实的去告诉他原因,比如,服务员叔叔阿姨很忙,我们帮他们一点小忙。

这样回答更好一些的原因有两个,一,我们做好事是乐于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们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是因为想与周边的人产生良好的相互关系,尽量不去影响、打扰他人。这都不是因为我们主观上要展现自己的良好素质,而对做得不如我们的人存有心理优势。如果我们做事能经常为他人考虑,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二,这样可以不让孩子轻易形成一种对事物非对即错的判断观念。那些没有在用餐后自行将餐盘归位的顾客,可能他那天很忙一时无暇顾及,可能他和同伴在用餐时畅谈而在之后忘了自己的义务,还可能,他第一次到宜家,还不知道那边的规则。

因此,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将成人的想法用简单、有趣却真实的话语去告诉他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