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别去糊弄小孩子


这是个充斥着谎言与欺骗的世界。

从一些食品厂商以次甚至以毒充好,到街头小贩的短斤缺两……性命攸关或者无足轻重的,一天总免不了会遇到,有些我们立刻能察觉,而有些我们至今被蒙骗其中。

出于生存资源获得难度的日益增加,这其中多为趋利的。

比如:电视中,一些地方卫视设有有奖竞猜节目,提供一些智力题,让观众打热线电话猜答案。

节目制作方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观众思考解答的能力,还是丰富观众的娱乐生活?或许都不是。

他们设置了多条热线方便观众竞猜,联通、移动、电信一个不落下,但关键是屏幕某处的一行类似于“拨打本竞猜热线,每分钟信息费x元,不含通讯费”的小字。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句小的提示信息,那就走进了他们的这个小“消费陷阱”。

这应该才是他们的最大动力。

至于是否会中奖,纵然你有解答问题的智力,也不一定有拿到奖励的运气,因为他们的规则是猜对了则有可能获奖——只是可能。

节目制作方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可以让这种可能性无限趋向于零,因为这种竞猜节目基本属于黑箱操作——没有公证处监管,无从知道他们采用何种形式发奖,甚至连有没有发奖也是个问号。

电视台、节目制作方、通信公司均是此赢利链条中的受益方,而利益受到侵害的,就是参与节目的观众。

令人不安的是,这种节目的制作方将目标观众群瞄准了孩子们。在这个暑期中,上海炫动卡通台中也播出了类似的竞猜节目,所不同的是将节目的各项设置对孩子更有诱惑力,比如:题目几乎零难度;奖品是更吸引孩子的游戏机等玩具;节目播出也巧合似的安排在了下午等家长难以对孩子行为进行监管的时间。

参与节目给孩子,准确的说是孩子家长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并不值得一提,但对于多次满怀希望去参加节目,最后总是悻悻作罢的孩子们,会不会得出一个想法:他们为什么总是骗人呢?

留一个好的印象给孩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